4月16日,霞客湾校区贯彻落实《"健康中国2030"规划纲要》关于加强校园急救教育的部署要求,在江阴校区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下,校医院联合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开展"生命护航"急救培训。通过"理论+实操"双轨教学模式,重点强化52名参训师生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,扎实推进教育部"十四五"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工作。
校医院副院长孙红旭强调,构建系统化急救教育体系是高校安全管理的核心任务。针对校区规模持续扩大、人员密集度提升的现状,建立专业急救队伍及应急机制的具有现实必要性。
江阴二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琴通过临床典型案例,系统阐释生存链理论科学原理,运用三维影像技术解析心脏骤停病理机制,着重强调"黄金四分钟"的临床救治意义。根据2023年AHA指南更新要点,对急救流程中的意识评估、紧急呼救、按压通气比例等关键环节进行标准化指导。
实操培训环节,医护团队全程示范标准CPR操作流程,确保各环节规范准确。参训师生分组进行胸外按压、开放气道等核心技能训练,医务人员实时纠正技术细节。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研究生尹瑞结合亲身经历进行分享:曾目击路人突发晕厥却因缺乏急救技能未能施救的经历,深刻认识到应急救护的重要性。现场演示时,他表示:"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,更是新时代青年必备的社会责任。"
根据《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纲要》,校医院将持续深化与红十字会、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战略合作,着力构建"预防-培训-响应"三维急救体系,全面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水平。

孙红旭主持活动

陈琴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培训

实操培训现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