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时代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浪潮中,将急救教育融入校园安全核心架构,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战略部署,已超越单纯的公共卫生范畴,成为衡量社会文明高度、夯实公共安全根基的关键标尺。9月7日,一场以“关爱生命,‘救’在身边”为主题的新生急救培训活动,在江南大学蠡湖校区体育馆与江阴霞客湾校区同步开启。无锡市红十字会、江南大学校医院、江南大学人武部,为2025 级本科新生奉上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“生命守护第一课”。

三年深耕,志在卓越作为校园健康守护的“主力军”,校医院始终将急救培训纳入校园安全常态化工作体系。从专项培训方案的精心策划与精准擘画,到专业师资队伍的严格筛选与精心组建,再到实操训练场景的细致规划与科学搭建,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校医院对“守护师生生命安全”初心的坚守。在本次培训中,20余名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,组成了核心培训团队,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,为培训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校医院副院长孙红旭在致辞中,援引南丁格尔的名言“生命无小事”,指出急救技能的特殊价值:它不仅是校园生活中应对突发意外风险的“应急钥匙”,能够在关键时刻开启生命之门;更是守护他人生命安全的“坚固防线”,为师生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。

培训内容紧扣“实战导向”核心原则,力求让新生真正做到学懂、弄通、会用。无锡市红十字会讲师唐镇棣以校园常见意外场景为切入点,将心肺复苏(CPR)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操作、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急救技能,拆解为逻辑清晰、通俗易懂的知识模块。她通过精准的 PPT 演示呈现标准操作流程,以生动的动画解析复杂医学原理,更结合现场模拟还原紧急情境,对每一个操作要点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。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理论讲解结束后,实操演练成为检验培训成效的“试金石”。校医院医护人员凭借扎实的临床经验,化身专业“实操教练”,手把手纠正新生的按压姿势,耐心讲解“按压深度为何要达标”“如何避免肋骨损伤”等原理性问题,引导新生在反复练习中精准掌握发力技巧;针对新生操作中出现的“电极片放置偏差”等问题,医护人员逐一开展一对一辅导,确保每一位新生的操作步骤准确无误,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。

此次培训的价值,早已超越“技能传授”的范畴。2025级新生在掌握急救知识与实操技能的同时,更牢固树立起“生命至上”的应急意识与“主动施救”的社会责任感。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理念,正在校园里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这不仅是对“健康中国2030” 规划纲要的积极响应,更是高校履行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使命、守护师生生命安全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这些掌握急救技能的青年学子,将带着“守护生命”的责任感走向社会,成为推动全民急救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,为构建更安全、更温暖的社会贡献青春智慧与担当。

B652E

蠡湖校区急救培训现场

1C9AB

霞客湾校区急救培训现场

28982

校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实操示范

2A173

校医院医护人员指导学生实践

2927D

学生进行模拟训练